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名师名家学术论坛——清华大学的李亚栋院士报告
发布时间:2019-06-24 作者:李瑶 浏览次数:
2019年6月21日下午14:30-15:30,在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新校区化学楼133报告厅举办了主题为“金属纳米晶,团簇与单原子催化”的学术讲座,报告人是来自清华大学的李亚栋院士。该讲座由陈晓青教授主持,来自全院相关学科的师生们聆听了李亚栋院士的精彩讲座。
报告会上,李亚栋教授主要讨论了金属纳米晶、团簇和孤立的单原子位点是被广泛应用的重要的多相和均相催化剂。纳米科技的发展历程以及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单原子、单分子催化会成为热点;并且对金属纳米晶、团簇与催化,临界尺寸结构稳定性,轨道杂化与金属键等理论知识进行了精彩讲述,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影响纳米晶、团簇和单原子催化剂催化性能的许多重要因素,包括组成、形状、尺寸、表面/界面效应等。但遇到的难题是:在本质上,什么是多相催化中催化剂的活性部位或中心;什么是决定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组成、结构(形状)、大小,催化剂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表面/界面效应?本次讲座结合几种催化剂及化学工程,讲述探索性的尝试和有价值的成果。
报告接近尾声时,李亚栋教授与在场的师生们进行了多次互动,还向师生们介绍了自己研究团队及研究环境,针对老师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李亚栋教授耐心地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通过这场讲座,同学们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最后,此次讲座在师生们的阵阵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附:李亚栋院士简历:李亚栋,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曾先后于2001年、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目前担任学术期刊: 《Nano Research》、《Science ChinaMaterials》主编、《Science Bulletin》化学执行主编。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合成化学研究,目前致力于挑战金属团簇、单原子催化剂以期实现非贵金属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探索实现催化新反应,解决催化剂均相催化异项化实验室与工业化技术难题。在国际学术期刊包括Science, Nature, (及其子刊),JACS,Angew Chem,PRL, Adv Mater., Nano Letters,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他引超40000次( H-index超100)。已先后培养博士生、博士后高级研究人员30余名,1人获国际“IUPAC青年化学家奖”(2005年),4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获提名),6人已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8人获“优秀青年基金”、或“青千”等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