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新闻
2024-11-12
2024年11月11日下午15:00于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新校区化学楼129报告厅举办了...
最新公告
2024-11-15
关于2024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再次增补计划拟推荐候选人名单公...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名师名家学术讲堂—李映伟、杨立荣、徐春明三位教授/院士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23    作者:    浏览次数:


20241019日午,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名师名家学术讲座在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新校区化学楼133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李映伟教授 、浙江大学杨立荣教授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徐春明院士三位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讲座由我院刘又年教授主持,来自全院相关学科的师生们聆听了位专家的精彩报告。

 

 

 

李映伟杨立荣、徐春明三位教授/院士分别以“MOF基材料催化二氧化碳转化”、“非天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碳中和背景下能源化工发展思考”为题介绍了化学测量领域的研究进展、行业难题以及展望方向

金属有机骨架 (MOFs)是近年来迅速兴起并持续发展的一类新型多孔功能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以及结构易调等特点,在多相催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特别是作为金属纳米催化剂载体方面。但是,由于MOFs表面与负载金属纳米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弱,金属容易发生团聚和流失,导致催化剂失活:另外由于MOFs大多为微孔结构,传质受到很大的影响,此次报告李映伟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利用MOFs孔道封装提升金属催化剂性能和构造有序大孔提升MOFS传质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非天然氨基酸是一类不受遗传密码子约束的特殊氨基酸,它们具有独特的空间构型和化学性质,为多个领域提供了新的资源和机会.当前,非天然氨基酸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种方式合成,其中相较于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立体选择性、更低的成本和污染,是一种有潜力的合成方式,本次报告中杨立荣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有关非天然氨基酸合成的方法及进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徐春明院士以此为背景为我们之后的能源化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指导。


 


报告结束时,各位专家就自己研究的领域和师生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耐心解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并就课题组工作的细节进一步答疑解惑,为参加论坛的师生拓宽了研究思路与会听众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专家简介:

李映伟:1998 和2003 年分别获得清华大学化学系学士和博士学位,2003-2007年,先后于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和美国University of Michigan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9)。ACS Catalysis、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等期刊编委。在Science ,ChemSoc. Rev. J.Am. Chem. Soc.,Angew. Chem.Int.Ed. ACS Cent.Sci. 等化学化工主流期刊发表SCl论文100余篇,SCI引用10000余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科技奖励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广东省丁颖科技奖等奖励。

杨立荣: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工业生物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曾任“生物制造手性化学品的科学基础”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生物医药领域/工业生物技术主题专家。长期从事生物催化与转化、酶工程、应用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高效生物催化剂的选育和改造、化学-生物法制备化学品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积累。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

徐春明:1965年2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带领研究团队建立了重油 “超临界精细分离+高分辨质谱表征”新方法,取得了复杂多层次化学组成结构新认识,引领了国际重油化学基础研究:开发了“重油梯级分离”新工艺,建成了世界上首套20万吨/年重油梯级分离工业装置:建立了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器的流动反应耦合模型,对工业反应器及相关设备计算得到了大量以往未知的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等工程信息,指导开发了2项具有重要影响的“贯通性”工程技术,替代了国外产品;发明了“双阴离子”型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变革性技术,解决了清洁油品生产的重大需求,实现了产品和工艺的双绿色化,打破了国外公司清洁汽油生产的技术垄断,入选2014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撰稿人:罗坚 审核:陈子黎

(一审:尹亮亮     二审:赵元超     三审:纪效波)

 





Baidu
sogou